泸溪县文联名义副主席,泸溪县戏剧家协会主席
在泸溪县辰河戏剧团工作十余年,2009年9月调于泸溪县文化馆从事群文工作
在业务上,认真刻苦学习戏曲、舞蹈、编导等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参与主演的辰河高腔大小折子戏
有《目连救母》、《凤仪亭》、《双拜月》、《幽会》、《槐荫别》等等
2008年参加全州汇演其剧目《目连救母》假观音一角
得到上级领导以及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优秀编导奖
其编排的多个舞蹈节目多次获得省、州的奖项
浏览量:44
石丽丹
非遗
泸溪县文联名义副主席,泸溪县戏剧家协会主席
在泸溪县辰河戏剧团工作十余年,2009年9月调于泸溪县文化馆从事群文工作
在业务上,认真刻苦学习戏曲、舞蹈、编导等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参与主演的辰河高腔大小折子戏
有《目连救母》、《凤仪亭》、《双拜月》、《幽会》、《槐荫别》等等
2008年参加全州汇演其剧目《目连救母》假观音一角
得到上级领导以及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优秀编导奖
其编排的多个舞蹈节目多次获得省、州的奖项
辰河高腔广泛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毗邻的贵州省的铜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怀化市的辰溪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泸溪县浦市是辰河高腔的发祥地之一。
辰河戏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域,包括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阳、秀山,湖北省的来凤、咸丰等县。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台(舞台演唱)、低台(木偶戏)、围鼓堂(坐唱)三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它是源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